[党建动态]踏寻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 ——后勤集团赴沈阳开展实践教育活动
2025-08-11 发布:【后勤集团】熊锦玉 点击:13次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、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,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家国情怀,培育挺膺担当的青年干部,8月4日至6日,后勤集团班子带领主任干部一行12人赴沈阳开展“踏寻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。通过实地调研、红色研学、文化浸润等形式,在行走的课堂中推进实践育人,为教育强国注入后勤力量。
一、对标提质:赴东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调研交流
学习首站抵达东北大学。步入校史馆内,一幅幅珍贵史料串联起东北大学从建校初期的艰辛创业,到抗战时期的弦歌不辍,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薪火相传的百年校史脉络。大家驻足凝视,于岁月回响中回望东北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同向同行的来时路,深刻感悟厚重的历史积淀与爱国报国的红色传承。参观结束后,后勤集团一行前往东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交流。东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张立志对后勤集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副主任李鹏详细介绍了后勤服务中心机构设置、运行情况及发展实践探索等。后勤集团党总支书记白浩对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后勤集团的总体情况进行介绍,总经理梁勇就管理模式、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展开了交流,提出诸多建设性的思考与见解。双方重点聚焦于后勤管理的经验做法,对安全工作、智慧后勤建设、餐饮服务保障、队伍建设等制约后勤发展的关键因素,进行了细致沟通与深入探讨。东北大学作为辽宁省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,后勤服务中心在餐饮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在智慧食堂进行实地调研时,双方围绕智慧后勤系统建设,就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、优化用餐体验、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,进行了深入交流。通过此次调研交流,双方均表示不仅拓宽了工作思路,更在工作经验的互鉴共享中收获颇丰。未来,两校后勤将持续加强交流合作,为推进高水平后勤建设、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。
二、红色铸魂:在历史坐标中淬炼初心使命
英雄应该被铭记,历史不该被遗忘。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,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,后勤党员干部神情肃穆瞻仰杨根思、邱少云、黄继光等烈士纪念碑和烈士英名墙,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。馆内陈列的珍贵史料及实物,生动再现了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、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。参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,让大家全面了解了中共满洲省委在领导东北人民开展抗日斗争、工人运动等方面的光辉历史,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。此次瞻仰与参观,不仅是一次对“勿忘历史”的深刻精神洗礼,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初心对话,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与责任担当。
三、文化润行:从城市文脉中厚植文化自信
后勤集团一行深入沈阳文化地标开展实践学习。沈阳故宫的恢宏建筑与丰富馆藏,凝聚着多民族智慧的交融共生,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财富。在张学良旧居,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,引发大家对国家命运与个人抉择的深刻思考。移步中国工业博物馆,大家系统了解中国工业从筚路蓝缕到崛起腾飞的辉煌历程,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“自力更生、攻坚克难”的奋斗精神,为新时代高校后勤服务如何传承工匠精神、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思想启迪。
四、学思践悟:以知行合一提升后勤服务效能
返程途中,大家分享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与收获,表示此次沈阳之行是一次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之旅。在东北大学的调研更加明晰了自身在智慧后勤建设、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提升方向;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与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的参观,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,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服务师生的工作中;沈阳文化地标及工业博物馆的学习,则让我们从传统文化、历史变迁及工业精神中汲取养分,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校园后勤服务,打造更具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。后勤集团党总支书记白浩强调,要将此次实践教育活动的所学、所思、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。一方面,持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,学习借鉴先进的后勤管理经验,结合学校实际情况,优化内部管理流程,提升管理效率。另一方面,把红色精神、工匠精神融入后勤队伍建设,通过组织培训、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,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,打造一支政治过硬、业务精湛、服务优质的后勤干部队伍。同时,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后勤服务,无论是校园环境营造,还是餐饮文化打造,都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,为师生提供更具品质、更有温度的后勤服务。
时值学校全面开启“上高原”新阶段的关键时期,后勤集团将以此次实践教育为契机,锚定“师生满意、保障有力”的目标,把历史滋养转化为服务效能,为学校培养时代新人筑牢后勤服务保障基石,以实干实绩书写后勤奋进新篇章。